春播之际,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祁家垣的王长义正忙着将一捆捆秸秆装车,这些天前来收购秸秆的人很多,窄窄的盘山路上货车一辆接一辆。
“原先哪里知道秸秆这种在农村随处可见的东西还能变成钱,可如今回收秸秆还是村里人一笔不小的收入呢!”王长义说。
民和县农牧局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王国兰告诉记者,作为“青海粮食县”的民和县2008年推广40万亩全膜覆盖双垄栽培技术以来,每亩粮食产量从150公斤增长到650公斤,同时,每亩地打下的3000斤秸秆也成了农民的宝贝。
记者跟随一辆货车来到了山脚下的一所饲料加工厂。在巨大的车间内,杂乱的秸秆顺序通过一台轰鸣作响的机器后,变成了一颗颗光泽圆润的草粉颗粒。“经过粉碎和高温压制的秸秆,更利于牲畜吸收,是很好的饲料。”饲料加工厂负责人说。
民和县农牧局局长宋玉林说,作为青海的饲草加工基地,民和县每年回收的秸秆在为农户带来每亩约300元收入的同时,还解决了全县125万头牲畜的“口粮”。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